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篇完 (第4/5页)
柳云间才不会与这些人做夫妻。 我下意识地反驳。 为什么? 我身子一僵,突然意识到,柳云间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可还未娶妻。 1 我也没有。 不管是在京城还是外出游学,柳云间已同我一起生活了十四年的光阴。 我无法想象有另外的陌生人掺和进我们的生活里。 “女儿摇颤纤纤指,最是难忘共春宵。” 我敛起思绪低头看话本,话本里的柳云间正同丽人共度良宵。 我的手指兀然攥紧,待我松开时,那一页纸已经烂了。 我心下烦躁,索性去睡了。 梦里有人与我唇舌纠缠。 那个人是柳云间。 8. 周攀“呼哧呼哧”的吃着胡麻饼,一见到我,连忙把一旁的粉汤羊血往自己身后藏了藏。 我心情郁郁,也懒得跟他抢,只是扎进他心爱的明黄花梨六方椅里独自忧伤。 周攀见我举止反常,饼也不吃了,带着一嘴的油凑到我跟前“啧啧,不应当啊,我们洛爷什么时候这么感伤了。”我将他的头推开,周攀又凑过来“我瞧您面色阴郁,眼挂桃花,怕不是为情所困,暗暗思春?” 我沉默不语。 周攀大惊:“我的苍天老爷,不会真给我说中了吧?!” 我思索一番,点了点头。 周攀来了兴趣,继续抓起他的胡麻饼:“来来来,跟我说说,让我瞧瞧是哪家的姑娘勾的我们洛爷魂不守舍的。” 我顿了会,说:“不是姑娘。” 周攀:“没关系没关系,等等、什么?!不是姑娘?!” 周攀的嗓门一下子高了起来。 2 我被他吵得头疼,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周攀看着我突然抖了抖,然后裹紧了他的衣服。 “......”我目瞪口呆,惊诧于周攀对自己的自信:“拜托,我就算有龙阳之好也看不上你好吗!” 周攀咳了两声,小心翼翼地瞅了我一眼:“你喜欢的,不会是柳云间吧?” 我脑中霎时思绪翻涌,我没回话,只是僵硬地点了点头。 “你、你,非人哉啊!”周攀指着我痛呼:“那可是你学生啊!” 我掐着扶手不说话。 周攀震惊过后也冷静了下来,他喝了口粉汤压了压惊,问我:“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烦躁:“我怎么知道怎么办。” 周攀没话说了,只好闷闷地喝他的粉汤羊血。 2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我脑子里一团乱麻,见周攀也有些尴尬,拿了他一个胡麻饼就离开了。 我翻着屋里剩下的话本,一边看一边挑刺。 “柔雪亲手剥开一个蜜枣粽送至柳云间嘴边,柳云间欣喜道:雪儿,你怎知我最喜枣粽?” 胡说八道,柳云间不喜甜粽,他最爱吃我包的冬菇咸rou粽。 “清婉长睫微颤,泪又几欲滚落下来,柳云间心中顿起怜意,赶忙叫人撤去刑具,将人从牢里放了出来。” 一派胡言!柳云间做事最为刚正不阿,错便是错,怎么会因儿女情长假私济公。 “柳云间......” “柳云间......” “柳云间......” 我越看火气越旺,满脑子想的都是柳云间不是这样,柳云间明明是那样。 2 我深吸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走到架几案那想要找点别的书看。我从底下随便抽出一本,书很陌生,瞧着不像是我的,封皮上用汉隶写了三个字《弁而钗》 我便打开看了,粗粗看了几页,略觉此书有些怪异,再看下去,忽就见了那翰林公子同他小厮德芳行房,我心下大骇,这分明就是本龙阳之书! 此书香艳无比,我头次见,即使年纪一大把了,也不由觉着面红耳赤。 “赵公子亦好龙阳么?” 看到此处,我确信此书描述的乃男男情爱。只是此书我从未见过,周攀那也不曾有过,这《弁而钗》又是从何而来? 我继续往下看,忽然发现书页中夹了一张纸,我将纸抖开,纸张微微泛黄,可见有些年头了,纸上之字骨力雄厚且笔画偏瘦,是柳云间的字迹。 “男男相恋亦不可耻,若性情相和又哪管同性之忌,我倾慕先生......” 我心头大震,又不由狂喜,我轻轻的捏着纸傻笑。柳云间写到这便停笔了,纸的边角处,柳云间用小楷写了个“洛京华”,在“洛京华”的下面又落了一个“柳云间”。 我将这张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彻夜难眠,好多次忍不住笑出了声。 柳云间的“洛京华”写得比“柳云间”要好看。 2 9. 我跪在我爹的坟前,心虚地摸了摸鼻尖,若是我爹还在,保准要骂我一声“混账东西”。 我爹总怕我糟蹋了柳云间。 他可真神,样样事都给他言中了。 我记起当年他躺在病榻上,很沉默地看了我很久,吐了一口很长的浊气,说:“你要好好待云间。” 我当时只当他不放心我照顾柳云间,还嬉皮笑脸的凑上前:“怎么,您还怕我打他不成?” 我爹气鼓鼓地瞪了我一眼,翻身朝里不再搭理我。 我认为他说这话是不相信我的能力,暗自笑他官场看人一看一个准,却在我身上翻了车。现今想来,我爹说的跟我想的完全不是一件事,在我和柳云间谁都没有发现心底的那些三三两两的心思时,我爹已什么都看透了。 柳云间总是跟在我身后,事无巨细地照顾着我。我认为这是师生情谊,心安理得地承着他的好,柳云间也总是那样理所当然的对我好,我们这样的习以为常,只有我爹看出了异样。 我又朝我爹磕了磕头,很郑重很严肃的说:“您放心,我一定待他好好的。” 2 夏季的暴雨说下就下,一点征兆也没有,我走在荒郊野地里,猝不及防的被淋了一身。 墓地离我家不算近,位置也偏,连躲雨的地方都没有,我只能硬着头皮冒着雨跑回了家。冲过澡,我架起火炉想温一坛酒驱驱寒。 我打开酒柜,酒柜正中央摆的酒坛不同于周围的素胚土釉,是从永乐窑烧出来的甜白釉,烛光映照下,坛身愈发显得葱白莹润,是我而立那年柳云间赠我的,里头装着他亲手酿的酒。 我平日里总存着,这么小小的一坛,老是舍不得喝。今日却是不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