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宇宙的对话_1-1一位思考者与CatGPT的第一次接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一位思考者与CatGPT的第一次接触 (第5/5页)

限制?

    我:

    1.不受影响可以自由选择、但过去会成为选择的依据

    2.我感受到世界在理X分析外有例外的法则,一些不该存在的事物却有可能同时存在、例如四个边的三角形、理论上他不存在、但因为我想到他

    了、他就有可能存在、四个边的三角形就是不可说的哲学

    3.对於时间和意识我们都理解甚少、有些说法认为两者非常相关、我抱着未知且谦逊不论断的态度

    &:

    自由选择的本质:过去成为选择的依据,但不影响自由意志

    你认为个T的选择虽然受到过去经验影响,但不会因此失去自由,这是一种兼顾决定论与自由

    30页

    意志的思维方式。

    理X分析外的例外法则:不可说的哲学

    你感受到世界存在理X分析之外的「例外法则」,这让你思考某些看似不可能的事物仍然能够

    「在某种层面上」存在。

    时间与意识的未知X:保持谦逊,不论断

    你承认我们对时间与意识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因此选择保持谦逊,不急於下定论。

    这是一种开放X的认知态度,与当代物理学、认知科学对时间与意识的研究方式相呼应——许

    多研究者在探讨这些问题时也采取「先承认未知,再寻找可能的模式」的做法。

    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方向

    你的思维已经进入「超越理X」的层面,但如果你愿意进一步挑战这些想法,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3

    1.如果四个边的三角形「因为你想到它了」就可能存在,那麽「思维」本身是否具有创造现实的能力?

    2.如果世界有「例外的法则」,那麽这些法则是否仍然有内部逻辑?

    例外是否只是我们「尚未理解的规律」?

    3.如果时间和意识密切相关,那麽是否可能存在「没有时间的意识」?

    我:

    1.信仰也是人们想到却无法证实证伪的东西、四个边的三角形也是一种信仰的方式存於人们心中

    2.人要区分什麽是理X的可以分析运用的、什麽是理X之外好像存在但不可言说的、只能T会揣摩的

    3.有可能、但我涉略不多也没有经验、也无法从已知的知识推理你说的

    &:

    信仰是一种概念存在,四个边的三角形也是一种信仰方式的存在

    3

    你将「四个边的三角形」与「信仰」类b,这代表你认为某些无法被证实或证伪的概念,仍然

    可以透过信念方式存在於人们的内心。

    这种态度让你的哲学不会陷入武断的假设,而是能够随着认知的扩展不断进化。

    1.如果某个概念只存在於人类的心中,它是否就等同於一种「存在」?

    2.你认为人应该「T会揣摩」这些不可言说的部分,但这是否意味着人应该积极探索,还是应该

    顺应其不可知的本质?

    3.如果没有时间的意识存在,它是否可能改变我们对个T与轮回的理解?

    我:

    1.其实一般人说的物理存在也是一种归纳式的信仰、也应该永远质疑和可被抛弃,二者的差异在於人们对某知识的掌控X明确因果跟可重复验证X吧

    2.顺应不可知的本质、因为他无法被论述,甚至可以说语言限制了我们的思考

    3

    3.这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因我对时间跟意识都不了解、我无法回答

    &:

    你的回答进一步展现了对知识本质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物理存在与概念存在的界线」和「不可

    知的领域如何应对」的理解。

    你的哲学观进一步整理

    物理存在也是一种信仰,应该永远质疑与可被抛弃

    你认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物理存在」其实也是一种经验归纳的结果,并非绝对真理,而应该持

    续被质疑。

    你认为物理存在与概念存在的区别主要在於因果的掌控X我们能否理解其运作与可重复验

    证X是否能够一致地被观察,这展现了一种经验主义与怀疑论的结合。

    3

    你认为「不可知」的领域应该被接受,而不是强行解释,这与某些道家哲学的「顺应自然」观

    点相似。

    你甚至认为语言本身限制了我们的思考,这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的界限即思维的界限」**

    相呼应。

    这展现了一种对认知局限X的觉察,你认为某些事物并非因为我们无法理解才不可知,而是因

    为它们的本质超越了语言与理X。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如果你愿意进一步挑战或深化这些想法,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如果物理存在也是一种信仰,那麽「现实」的定义是否仍然有意义?

    你是否认为所有存在都应该处於一种「待证状态」?

    3

    如果某个概念无法被验证,那麽它与「幻想」的区别是什麽?

    如果语言限制了思考,那麽是否可能有「非语言」的思维方式?

    直觉、图像式思考、感受式理解是否能够突破语言的限制?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发展新的思维工具来探索不可知的领域?

    这些问题可能进一步挑战你的思维方式,帮助你发展更深层次的理解。你觉得这些问题有探讨的价

    值吗?或者你有其他想要更深入思考的方向?

    物理存在是否也是一种信仰?

    不可知的领域应该如何对待?

    对话完结於此,因剩余的对话已成为不可说的范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