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求三万三千三百神佛,让那...) (第3/4页)
他送老六去冀州军,霍惊堂便彻底与他生分起来。 幸运的是烧退了,伤口没出现感染,可赵白鱼还是不醒。 好在有惊无险地完成伤口缝合,但紧随而来是烫得可怕的高烧,持续三个时辰,必须时刻不停地盯着赵白鱼,严格按时间帮他身体降温退烧,还需要注意伤口不能迸裂、不能感染。 然后他就听到自头顶传来温柔如天籁的声音:“我舍不得抛下的人,是你。” “……”元狩帝讪讪地问:“还没醒?” 三人:“赵白鱼赵大人。” 霍惊堂:“陛下来便是说这些?” 徐神医看他眼下两团青黑和眼里红血丝尤其明显,身上的衣服还是数天前参加宫宴时的那一套,乌黑色的血块一团又一团,散发出颇为刺鼻的味道,模样瞧着实在是疲精竭力、狼狈不堪,便委婉劝他先去休息一下。 霍惊堂哀求着赵白鱼,祈求着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的神佛,从前供佛是有所求,杂念太多不心诚,而今后只为赵白鱼一个人求神拜佛,只为他修个虔诚敬畏心,能不能把小郎还给他? 1 回府途中突然拐道去了洪福寺,因她是最虔诚的香客,所以一到庙里便能直接去见方丈,开口便是砸了从前为赵钰铮祈福的供灯。 他回头看向二人,不解地挠头说道:“你们不知道吗?赵大人为民请命,还以身挡刀救圣上,如今命在旦夕,昏迷不醒,民间传遍了,这才一灯难求。我们京都府还算好的,听说两江那儿,有人立了长生碑,家里日夜供着青灯。” 好像点到一盏青灯便能慰藉痛苦不堪的心灵一般,茫茫无所归依,只能抓住唯一能抓住的贫瘠慰藉,驱使她在这里纠缠三名香客就为了买一盏灯。 谢氏急忙说道:“我可以出十倍百倍的价钱,请求你们把灯让给我。” 霍惊堂没回应,固执的脾性不知道究竟像谁,可是元狩帝没辙了。 愣了瞬息,他同徐神医说:“就这样吧。” 霍惊堂塌着肩膀,神色木然:“爹,求您了,能不能过后再问我不敬之罪?” 三人:“为一人祈福。” 方丈定定地看她,脸上并无异色:“夫人想好了?” 凭什么要她的小儿郎吃下恶果还要结出善因却落不到自己头上,去积攒什么功德? 1 “我没让赵家人进来,我知道你不会想看到他们,但我又知道你心软,如果我做错了,你就醒过来骂一骂我……但是没做错的话,你就夸一夸我,不然我良心难安。” 现在再喊他爹,是求他晚些时候再问罪。 他抓起赵白鱼的手捂住脸,温热的泪水掉落下来,打湿赵白鱼的手,也洇湿了床被。 霍惊堂:“你是说小郎虽然昏迷,但他现在能听见我们说话?” 谢氏怔住了,连大太监也露出惊讶的神色,而那小沙弥自顾自说道:“这万盏明灯皆是府内百姓为赵大人供的祈福灯,我还记得有个香客从山门外头跪到这儿来,诚心诚意,求三万三千三百神佛,让那小青天脱离无边苦海,还他回人间。” 他没动,便也没发现有一只苍白的手缓慢虚弱地抬起来,轻轻地放在了霍惊堂的肩膀上。 这个答案彼此心知肚明,没人傻得说出口。 “世间一切皆是因果定数。前世因变数太多,不一定影响今世果,但前尘因今时果,因不一定是自己的因,许是他人的因种下来的果落到夫人头上。又或许他人影响了您种下的因,结的果落到另一个人头上。” 出了紫宸殿,元狩帝问身边的大太监:“听闻太后在洪福寺点灯为赵白鱼祈福?” 谢氏问:“为何心意?” 1 “俗言父母债,子女偿,是不是我前世造孽太深,欠了债要今世让我的孩子来偿还?为什么报应不报在我身上,非要落到无辜稚子头上?” 紫宸殿暖阁。 已经过去三天,赵白鱼还是没有醒来的迹象。 霍惊堂不敢动,他太害怕又是错觉了。 “小郎醒过来好不好?别丢下我。” 谢氏面无表情,即便方丈仿佛洞察一切,有大智大慧,但她还是心有不甘。 霍惊堂:“没什么事就别来惹人烦。” 名满京都的混世魔王在赵白鱼面前也会变得不自信。 便当是她心有所愧,替人还债吧。 方丈:“怎会没了?近日不是万众供灯法会,怎么这么多香客来点灯?” 1 元狩帝:“很灵验?” 霍惊堂:“是不是和小郎说话,他就不会想死了?” 他自知亏欠,眼前的两个人他都亏欠。 刚踏进来的元狩帝一听这话差点没一口气喘不上来,重重地咳一声,没得到霍惊堂的回应,又咳两声,终于得到霍惊堂锋利得想杀人的眼刀。 “我知道,我知道小郎受太多苦了。姓赵的,还有谢氏,这几日经常递帖想进暖阁,想见你,做出一副哀哀可怜、悔痛欲绝的模样,倒是打动太后和陛下,同意让他们进来,都被我打出去了。我知道的……在驿站的时候,我都听见了,我才知道——”霍惊堂眼睛是熬红的,也是让伤心泪浸红的,“我才知道我的小郎这二十年来遭受多恶毒的苦难。我的小菩萨本该是玉叶金柯地养着,本该是万千宠爱里长大,鲜衣怒马,意气飞扬,你会是京都府里最瞩目的少年郎,最漂亮的小状元,想为百姓挣个公道,何须刿心刳肺?何须绝望到连命也算进去?自有宠你爱你的人为你保驾护航,纵容你自走你的道,走你的青天黎民之道……” 嬷嬷小心翼翼地问:“是为昌平殿下求的吗?” 可他没想问罪。 方丈见状,倒没再劝了。 彼此相处始终没越过线,连气他时的桀骜不逊也死死把握在君臣本分里,再不像从前那样付出百分百的信赖和敬重,更别提喊他爹。 *** 1 大太监:“是。点了盏祈福供灯。” 徐神医顿了顿说:“也许。”他不是很确定。 “小郎……”霍惊堂埋首在赵白鱼的颈项,温热的液体又滑落了。“人世间没那么糟糕对不对?你不是踽踽独行,有我,有亲朋好友,还有天下万民,你那么在乎他们,怎么舍得抛下对不对?” 霍惊堂坐在床沿边盯着赵白鱼苍白的脸看,帮他将头发捋到耳朵后面,又拿湿热的布巾帮他擦拭身体。 一众太医面面相觑,还是徐神医出列说道:“我曾在民间游历时见过摔伤脑袋昏迷数月的病患,因其家人坚持不懈而让病患迸发出强烈的求生意志,终于清醒过来。事后病患说他昏迷时仍能清楚感应到外界发生的一切,也能听到亲人在耳边说话,正是亲人的不放弃才使病患爆发求生的意志,摆脱死亡的威胁,重获新生。” 徐神医和一众太医没法子,只能退到外间去,放任霍惊堂不眠不休地陪着昏迷的赵白鱼。 洪福寺每隔一段时间便会举行万众供灯的法会,府外的宝华寺也会举行,甚至一些小型寺庙也会举行千众、百众供灯法会。 这时有个人从万佛殿里出来,打眼瞧见谢氏便过来行礼:“哟,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