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覆水记(掸子巴掌公堂板子,夹在父母爱情中挨打的儿子小故事) (第3/4页)
合!你自掂自量,称上一称,连皮带rou,重有几两,带筋连骨,重又几斤!你忘德负恩,不仁不义,就休怪世人看得你轻!” 一丝怜惜,转瞬而逝,吴承复漠然道,“好啊,你当年覆水逼休,我今日泼水还礼,倘若覆水收得起来,你我有缘再聚,倘若覆水收不起来,终此一世,再不相见,各赴东西!”说毕,扬起一盏茶水,尽数泼在地上。 吴珍身上板杖不停,哪怕衙役有意放水,也是实实在在地挨揍,十几、几十杖接连着打下来,他总算痛得眼前发黑,自臀至腿,浑似失却知觉一样。这一场闹剧至今,他听见父亲断情绝义之语,心下大呼不好,当机立断,放声喊道: “冤枉啊!小民冤枉啊!义父!府尊!青天大老爷——!” 吴承恍然惊醒,挥手叫停。吴珍看准时机,就地一滚,强忍半身剧痛,趁着无人注意,眼疾手快,飞速地把地上一纸遗书塞回怀里,又一把抱住玉仙双腿,哭道,“娘,我身上疼,我疼,我们回家,我们回家罢!” 玉仙心如刀绞,跪地抱起儿子,浑身战颤不止。吴承几次想要开口,到底只是坐回椅上,吩咐道,“寻条门板,把他抬了回去罢。” 幸而牧义未走,几人寻了一户好心人家借宿。玉仙衣不解带地照顾幼子,直到傍晚,吴珍低声道,“娘,我们多留几天罢。” 玉仙垂目道,“留甚么留,我们回家。” 吴珍不敢再劝,就又求道,“娘,你抱抱我。” 玉仙鼻尖一酸,吴珍扑进她的怀里,声声哭道,“我原以为是义父成了爹爹,想不到爹爹没了,义父也没有了!娘,娘!” 他虽然说着义父,话下之意,却是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亲生母亲这边。玉仙心中感动,也陪他落下泪来,又哄又劝,说了好一会子,等吴珍沉沉睡去,她才起身离开。 吴珍听着母亲远去的脚步声,再度睁开眼睛,双眼之中,澄明如镜,摊开手掌,手心之上,正是玉仙时时佩在身旁的,一枚传家玉佩。 午后,牧义之母周氏坐在府衙三堂之中,终于等来了下衙的吴承。 吴承见到妇人,当即大礼要拜,周氏连连阻拦,吴承只道,“若无恩兄当日,便无下官此身,还请恩嫂在上,莫要推辞!” 周氏长叹一声,从身上取出揉得皱皱巴巴的书信一纸,并玉佩一枚,吴承正自疑惑,就听她恳切言道,“府台大人,我家丈夫早逝,你们当时的恩怨,我一概不知。可是,自己家里甚么情况,我却不能装聋作哑。当年那时,就是卖了我们,也凑不出五十两银子的路资。” 吴承悚然一惊。 周氏硬把玉佩塞进了他的手里,又道,“我家祖上积贫,又哪里有甚么传家玉镯。吴弟啊,你是冯家之婿,不会不知,当年冯氏一门,因山中一石原玉起家,这玉佩,与你当年收下的镯子,是否系出同源,大人找人——一验便知。” 在吴承飞马赶往户县的路上,他慢慢地想起来,当年他离家之前,妻子手中,分明还有几亩田产祖业。 为甚么,在他与亲子相逢之日,吴珍会贫窘成那个模样呢? 冯玉仙已经不想见他了。 城中才是深秋,乡下已有凛冬之景,细细的浅溪结冰不化,衰草下露出干涸的冻土。玉仙远比两日之前平静得多,她向他道: “覆水难收,往事不追,府台大人,我们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吴承再想开口,玉仙已经转身关上了房门。 当夜户县有雪,如飘絮鸿毛般的软雪纷纷扬扬,落了半夜。吴珍在鸡鸣时分惊醒,挣扎着想要翻身下床。他拽倒了床边的木椅,陪在隔壁的玉仙醒转过来,连忙来探。吴珍捉住母亲的手腕道,“他昨日是来了么?” 大抵真是父子连心,玉仙没有否认,吴珍突然哭道,“你出去看一看,你快出去看一看。” 玉仙不明就里,也不忍拒绝,天穹沧沧,宽广的大地上却已被茫白的积雪映得通明幽亮,玉仙推开门扇。 吴承跪在院里。 他一身狼狈,大红的官服都没有来得及换下,红袍上又盖着层叠的白雪,好像一枝深冬中盛放的寒梅。 1 她倏然哀呼一声,奔上前去,将他搂入怀里,她疯了一样,没头没脑地,不断地亲吻着他,她吻他冰冷的脸颊,吻他覆雪的鬓发。她滚热的泪水洒在他的脸上。他好像被烫了一下似的,渐渐回过神来,伸出两手,小心翼翼地,拘起了一捧袍衫上的冷雪。他的十指被冻得通红发青,嗓音像早来的冬天一样干涩沙哑,他道: “姑娘,这一衣落雪,化为雪水,就是我泼出的水。 “我要教,覆水,能收。” 玉仙好容易才把吴承扶回了房里。 自从玉仙当年卖去田产,为丈夫筹集路资之后,她家中一向贫困窘迫,还是等吴珍补了廪生,有了朝廷恩赐的银米,家中才有了些许闲钱修葺墙壁房顶。故而,几间空闲房间都已废弃,再加上玉仙一人,分身乏术,干脆把丈夫也扶回了自己的房里,与儿子同榻休养,方便照顾。 玉仙将丈夫身上的积雪拂去,又脱了他湿浸浸的官袍,把人连着中衣塞进了儿子暖热的被窝里。他浑身冷得像冰一样,吴珍骇了一跳,抱着千辛万苦认回来的爹爹,又难过地哭泣起来。 玉仙虽然自己才刚刚擦干眼泪,但在她手忙脚乱的时候,儿子在一旁哭哭啼啼,就听得她心烦意乱,不由叱道,“哭甚么哭,要哭小声些哭!” 吴珍依言收了哭音,乖乖地趴回床上,可怜他彼时还没有发现,那个温柔耐心的娘亲,在见到父亲之后,好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吴承昏昏沉沉的,一直到天光大亮,才渐渐清醒过来,还没有睁开眼睛,就感觉到一整条儿子和自己缠成一团。十四五岁的小子,火气旺盛,像个小炭炉一样,吴承热得不行,抬手就把儿子一推。吴珍在床上一滚,身后肿伤压在褥上,一下子就醒了。 “爹爹!” 1 吴珍刚想说话,忽然发现爹爹浑身guntang,急急开口叫人,“娘,娘!” 玉仙在晨间请了游方的郎中,这时刚刚煮好汤药,端进房来。等吴承喝净汤药,玉仙忽地掏出一枚玉佩,问道,“这是我的东西,怎么你收在身上?” 吴珍心下一虚,在被子底下拽着爹爹的手摇了一摇,吴承瞥他一眼,答道,“那天下午,你落在衙门里了。” 看见玉佩,吴珍这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