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35 张平说 (第2/2页)
是毁童年。 哪里有人说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的。” 一时间,张平确实有点说不出话来。 但是回过头想想,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为什么,这个童话故事是这么写的。 好像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写的童话故事。 对啊! 没有见过! 一时间,张平想通了。 这也许就是登上花期头版的意义。 花期的头版永远都是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的。 张平喉咙有点紧。 难怪会惊动竹林。 而后看到了花期的粉丝群里面开始聊起了这篇故事的消息。 “爱情是那根恰巧插入心脏正中的刺” “相比于在美好的童话中沉沦,我宁愿在残酷的现实中清醒” “真正美的东西都是让人忧伤的。” “童话,不止是美好,也有悲凉,也有痛苦,但最后指向了安宁。” …… 很多人都发表了看法。 这般之下,张平总觉得要写一点东西出来。 花期有一个副刊。 是用来刊登一些评论的,比如书评或者是读后感之类的。 哄完了孩子,又把老婆给哄好之后。 张平正襟危坐。 手指开始敲击键盘、 他总觉得这段时间,文思泉涌。 “《夜莺与玫瑰》是一部残酷的童话。 这个叫做东隅的作者好像并不是那些所谓的童话大王一般,用一些怪力乱神的角色来为美丽的童话罩上一层黑色的外衣——这个唯美主义者残忍地把他所创造的绝美当着读者的面撕得粉碎。 从第一次读这篇童话,便觉戚戚不可终日,读了好多遍之后,即使在最应欢喜的日子里读到,也不免悲从中来。 大概,这就是悲剧的强烈感染力吧。” 张平反反复复的读了好几遍。 发现越是读下去,越是沉溺于其中。 这是一种能够引起灵魂深层上的共鸣。 “这个童话讲述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 浪漫败给了现实。 那只为了别人的真爱而付出自己生命的夜莺,它就是真纯的化身。 可以用歌声描绘出最完美的爱情。 1 但是歌声中的爱情,在它的鲜血浇灌的红玫瑰面前,又显得如此苍白。 可能真正的爱情正是如同这只夜莺,歌唱过无数回,却只能在一生中体验一次——因为只这一次,便教你流干了鲜血,耗尽了生气。 但是夜莺只是一种不能为人所理解的鸟儿,它所为之献身的,又并非自己的爱情。 它是爱情的化身,但是真正的爱情只有把自己最终交付在一个人手中,才有了意义。没有了那个人,爱情的花朵纵然再美丽,又有谁来欣赏它?” 张平越发佩服这个叫做东隅的作者。 “所以把目光投向了教授的女儿。 玫瑰象征着爱情,但是会为了缺少一支红玫瑰而拒绝求爱者的人,她眼中缺少的,绝不是一支玫瑰。 如果你不是她同意的理由,那么无论玫瑰,还是其他东西,都只是借口。 一个向往着现实幸福的人,当然不会对一支玫瑰以为然。 纵然它是出自夜莺的鲜血,也比不上富家子脚上银丝的鞋带。她并非活在夜莺的纯真的世界里,她的世界是现实的,有着与纯真世界绝然不同的规则——在这个世界里,没人能听懂夜莺的歌唱。 1 于是这幕悲剧真正的主角登场了——我们的穷学生,书呆子,学习哲学、深谙书本的傻瓜。 他知道并且只知道书本里写下的一切真理,但是这些真理既不能使现实世界里的学生听懂夜莺的歌唱,也不能使拥有最美的玫瑰的求爱者赢得女孩的芳心。 他把自己交叉在两个不同的体系中,混杂着两个世界的规则,把玫瑰交给了追求银丝鞋带的女孩。 他的世界里有着现实世界的全部行为,却是遵循着完全不同的规则。 于是这个世界时而让他产生莫名的冲动,去花园里寻找不属于这个季节的红玫瑰,又时而让一个女孩触动他最深的自卑心理,使他重新投入哲学的怀抱。 他只能到他那些积满尘土的哲学书里找寻让自己变得更加虚幻的方法,可是这些哲学书从来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却从未给出过正确答案。一直依赖疏离他人而清晰的自我,不得不体味着作为副作用的孤寂;然而通过靠近而重构自我的尝试,却又让他手中的玫瑰零落——这是一种只有最深邃的唯美主义者才能体味的悲凉。 或许最根本的问题在于: 我们的穷学生,要怎样才能在现实世界中获得他只有在非现实世界里才能找到的尊严和自信呢?这个目前依然无解的问题,可能才是真的让人悲从中来的症结所在 以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