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尽江南百万兵【1v1 元末明初】_番外: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第2/3页)

   师杭,小字筠筠。

    杭宓言辞间顾盼神飞,满怀期许道:“杭者,舟也;筠者,竹之美质也。”

    她的父亲是徽州名士,一身墨香,敢于以天下事为己任,清傲却也宽仁;她的母亲是杭州贵nV,饱读诗书,从不曾因nV子之身自弃,倔强却也柔韧。

    相信她会有玲珑心、松竹意,坚而自渡,一言一行都似徽杭的如画山水般令人见之忘俗。

    后来,杭宓怀胎十月,一朝生产,果真得了个如珠似玉的nV孩儿。

    夫妇二人只顾得上欢喜,唯独双方亲长略觉不满。

    师杭四岁时,杭宓决心请夫子为她开蒙。既然nV子不能入学堂,她便要替nV儿请一位当世大儒来授课。

    师伯彦自认为可以胜任此职,然而杭宓却否定道:“你是她父亲,她待你不会十分敬畏,学业也不会十分用心。寻常教她作画对弈尚可,习字读书还是要另请一位高明的先生来。”

    于是,师伯彦思来想去,最后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的同门师兄头上。

    “他现下正隐居于徽州石门,一心讲学着书,不理世事,应当会收些弟子。”师伯彦犹疑道:“只是不晓得他肯不肯收nV弟子。”

    闻言,杭宓当机立断道:“拜师求学讲求缘分,不如咱们先带阿筠前去一见?他若应下自然好,若不愿也不必强求。”

    论才学,世上能与枫林先生相较者寥寥无几。每年入山拜谒他的学子数不胜数,可真正能拜入门下受教的,十余年来也不过几人。

    夫妇二人原先都没抱太多期望,从杭州远赴徽州,只言拜访老友罢了。没想到朱升一见师杭,爽快至极,竟主动提出为她开蒙。

    “这丫头伶俐,纵为nV子又何妨?”朱升一手捋着长须,一手m0了m0小姑娘的头,笑眯眯道:“老夫尽力将她教好,也算是功德一件。”

    “允升兄善观面,不知可否为小nV一观?”师伯彦坦言道:“阿筠的确早慧。我已教她识了些字,诗经楚辞,她只颂过便不忘,我像她这般大时也远不及她。”

    朱升听了朗声大笑,毫不意外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伯彦,这些年来你在官场上轰轰烈烈,所做实事却有限。汝生恐怕只限于此了,但你的nV儿将会替你达成夙愿。”

    师伯彦似懂非懂,yu言又止。他的夙愿系于天下苍生,这四个字太重,世间千千万万束顶戴冠的男子都无能为力,阿筠如何替他达成?

    朱升此人虽博学多才,X情却十分古怪,将nV儿交到他手中实在令人心忧。回去后,师伯彦这般同妻子一说,却换来一顿冷嘲。

    “果然,连你也觉得阿筠只是个姑娘家,不堪托付。”杭宓不甘道:“总有一日,我会教她的学问胜过你,到时且看你如何改口!”

    师伯彦无奈哄道:“夫人,你的心结太重了。阿筠有她自己的人生,你不能将自己未竟的心愿强加到她身上。”

    他可以万事皆顺妻nV,但他改变不了世俗的规矩。即便阿筠日后成了位nV诸生,她也不能参加科举,更不能为官作宰。

    “再近些说,除却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她也该JiNg于nV红闺仪。”师伯彦苦心劝道:“你若想让她嫁人,富贵之家,哪有不看这些的呢?交友议亲之时,没人会和姑娘家谈古论今,不通这些是会让人背地里嘲笑的。”

    “还有,阿筠不能在外求学,她必须待在府里。每月我会派人来石门接朱先生去杭州城,此处没有nV弟子,外头的风言风语会害了她。”对于这一点,师伯彦十分坚定,负手而立道。

    夫君说的入情入理,显然也是为了nV儿好。杭宓掩面坐下,颓然道:“我可以让她成为世家贵nV中的模范,那些东西我自小就学,我也会教给她……但我不忍心让她抬头所见永远是四四方方的天!”

    师伯彦也随着妻子坐下,轻轻揽过她的肩,郑重道:“不会的,我绝不阻拦她的学业与志向。日后,无论她想读什么样的书,我都会尽力为她寻来。有师家与杭家百年底蕴为她铺陈,她一定会是个才学出众、心有G0u壑的nV子。”

    最终,杭宓妥协了,因为她除了妥协别无办法。

    nV子的自由是有限的,她只能为nV儿构出自家府邸那一方小天地。一旦踏出府门,她们都要接受世俗的规则。

    之后数年,她亲眼看着nV儿日渐长大,见过阿筠的人都会赞其貌美乖巧、聪慧好学,一切正如她的期许。

    师杭七岁时,师伯彦调任徽州。两年后,杭宓再次有孕。

    这次身孕来得太过意外。当年生产后,大夫曾说她伤了身子不易再孕,因此她才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nV儿身上。

    腹中胎儿尚不知是男是nV,杭宓却想,不论男nV,往后她依旧会更疼Ai阿筠。

    她担心阿筠接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弟弟meimei,便想着同她谈谈心。可那时,年幼的师杭听闻此讯后,只十分平静道:“阿娘,我希望您能给我添个弟弟。”

    杭宓一怔,忙追问道:“为何如此想?meimei不好吗?”

    “meimei也很好。”师杭顿了顿,细声细语解释道:“只是爹爹那日将我作的诗拿给翰林王大人看,王大人一直唉声叹气的,爹爹问他缘故,他却说若我身为男儿过两年便能入闱科考了,可惜我是nV孩。所以我想,如果有个弟弟,爹娘像教导我一般用心教导他,说不定日后便可以金榜提名、光耀门楣。”

    尽管她也姓师,可她的名姓永远不可能列在金榜上。待她成亲,她的姓氏前头还会冠上别家的姓氏,然后将本名舍去,变为一个冷冰冰的“氏”字。

    “还有,先前我同阿宁jiejie在院子里玩步打球,恰巧她兄长骑马回来,说步打球没意思,b马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