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之农女进城[年代]_重回八零之农女进城[年代] 第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回八零之农女进城[年代] 第37节 (第2/2页)

/br>    她就不信,没有扫帚畚箕,新屋还没人扫尘了不成?她不会请个保姆阿姨来专门做清洁吗?十几块钱的事!

    再然后,她大步走到贺继根面前,一言不发,直接夺下小堂弟手里的“子孙灯”。

    反手递了一个给一脸懵逼的贺珍珠。

    这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这动静,让在场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尤其分配物品的贺家阿婆,好容易才反应过来,那满脸褶皱的脸上皱成一团,“你这是干嘛?子孙灯哪里能女人家能拿的?还不还给继根啊!”

    “女儿就不是子孙?”贺明珠哼了一声,带着蔑笑反问,“我不管这是什么破道理。我搬我的家,我说了算!”

    “众位叔伯长辈怕是不知道,我的新屋,是我贺明珠,贺正忠的大女儿,一个人挣下的!带去新家的子孙灯当然可以我拿。”她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在场族亲顿时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原来老福头说的,自家孙子不如孙女,这是真的啊?

    原本在搬物品上车的贺正忠,感觉这星子挂天的拂晓,犹如突降晴天霹雳!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得了,赶忙赶上前去。

    “妈——这是干什么嘛,我就算没儿子,我的俩女儿也是我亲生的啊!女儿咋就不77zl算子孙了呢?你这是要让我,连女儿都不认我吗?哎……”

    贺家阿婆也急了,还有些委屈,她为儿子好,儿子怎么还冤枉她呢?

    “阿忠,你这是什么话,妈可没说女儿就不是你的种啊,我这不是想让继根他……”

    “妈你快别说了,这灯就让大娒和小娒拿,错不了!”贺正忠赶紧打断。

    虽然他不知道自己老娘要说什么,但是听那话头,好像要扯到侄子。想起大女儿说过的话,他还能让老娘说下去吗?坚决不能啊!

    他老娘是根本不知道,她的大孙女有多厉害,多气势……多有钱!

    “你就是没事找事!还没七老八十呢,就老糊涂成这样!”贺家阿公埋怨老妻,尔后招呼大家,“别误了吉时,赶紧出发吧。”

    小姑贺贞撅着嘴跟在老妈后面,不停地在那嘀咕:“老太太,你别忘了我也是个女孩子啊,哼。”

    第43章首发晋江文学城?好戏

    面包车载了满满的一车人,晃晃悠悠,披星戴月,迎着缓缓爬上天幕的旭日,开到了龙镇。

    早在新屋等候的明珠舅舅,一看见车子驶入街巷口,就喊着:“来了来了……”

    厨房内的外婆和舅妈听到信号,忙把已经烧过,将要浮上水面的一大锅汤圆,重新端到炉灶上。

    就等候他们一进屋,汤圆正好漂浮上来。

    这是本地搬家的习俗,合一个只浮不沉的好意头。

    另一头,表弟李国庆听到信号,则是划好火柴棒,捏在手中。只等车子一停下,他就点燃地上已经摆好的长长一串鞭炮。

    在屋内汤圆漂浮上水,屋外炮竹震天的时刻,贺明珠一家四口终于正式地搬进了新屋。

    贺、李两个亲家长辈,久不见面,在那握手寒暄。

    “真是好啊,可真是好。这屋子多亮堂。我家明珠娒可真是了不起噢!”贺家阿公和李家外公一个劲的夸赞。

    贺家阿婆则是抓住亲家母的手说古礼,“她外婆,你说说,这子孙灯不是规矩传下来,就是要小子捧的吗?我这也是按旧礼来的嘛。”

    “呵,规矩是有,那也是人定的嘛,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哪里就得照着本子来呢?”李家外婆心里暗骂这个老糊涂老偏心的亲家母,脸上仍还要和和气气的笑着。

    “我们家明珠多能干的娒娒啊,我都恨不得是我自家的孙女呢,你有这样的孙女可多福气欸。那是十个孙子也比不上的呢!”

    贺家阿婆非常不能苟同!又瞥见自家老头子那个恶狠狠的眼睛剜过来,嘴上不好说,心里却是嚷嚷开了:孙女再厉害,那也是孙女啊,到最后还不是要成为别人家的人?一个分外孙和内孙的人,还在那跟我说道理,我呸!

    除了这对暗中较劲的亲家母,最心里愤愤不平的要数叔婶这对红眼病夫妻了。

    周翠花原以为龙镇破败得很,在传闻里,不都是极荒极凉的小渔村吗?盖屋就盖屋咯,有什么了不起77zl,不就是那鸟不拉屎的地头嘛!

    可今日一见,心里那个愤懑,那个酸啊!

    龙镇自年底的一拨大建造,过了个年,已经很有些欣欣向荣的城镇气派了。车子一路开过来,两旁的街道屋舍,车上的人那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就连一直安土重迁,觉得农民进城能有个什么保障的阿公贺有福,都不得不自认为看岔了眼,不得不承认孙女这豁出去的行为其实是有远见的!

    贺正义和周翠花就更不用说了。周翠花甚至认为,当初帮儿子哄来的那两千块钱,是真应该拿来到这里买地的。

    可惜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看着这气派的三层楼,一层一层逛过来,那房间是各个都大都亮堂。不算上一楼的店面,竟然还有四个房间!

    要是有一两个是他们家的多好呀!

    周翠花手肘撞了撞贺正义,偷偷摸摸地嘀咕开。

    ……

    一同而来的宗亲,坐在侧面沿河院子里吃着汤圆,一边看河岸的风景。

    这时候桥已经造好了,码头也建好了,停靠着几艘客船,不日就要营运了。

    “这个位置是真真的好!这阿忠的大女儿可真是有眼光啊!”几个宗亲叔伯都这么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