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宦妻姜芙 第12节 (第1/2页)
她的笑容似看起来与从前无异,可钟元始终忘不了那个雨夜他在窗外听到的抽泣。 历经这般,她如何能不在意。 正因他知道姜芙现在最在意谁,所以他闭口不提,只将背后包袱解下来塞到姜芙手上,“这些你拿去,看看喜不喜欢。” “这是什么?”蓝布的包袱鼓鼓囊囊,拿在手里倒是不算重。 “你也不能总穿哑婆婆的衣衫,我今日去成衣铺子给你买了几身,又添了些胭脂水粉,你看看喜不喜欢。” 这些倒真让姜芙没想到,她如今身无长物,更不好意思同旁人开口,竟不知钟元这般细心,连枝叶末节都替她想到了。 “怎么会不喜欢呢,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这么待我......”心头酸楚涌起,姜芙眼眶微热,倒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同他提谢字总觉着太过俗气,竟让她哑然。 殊不知,钟元也最讨厌听她说谢,忙打断她的话道:“你不要同我说谢,你我之间永远用不到那个字。” “快去把衣服换上,应该合身。”他忙推了姜芙进屋,生怕迟一些,她的泪珠子便掉落下来。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崔枕安也会一同回来了吧 钟元给她买的东西不少,光成衣便有四套,加之许多胭脂水粉,足够她使用一年的了。 其中有套衣裙姜芙一眼看中,碧叶似的罗裙,若嫩柳迎风,上绣纹络嵌米珠,日头下瞧着泛起华亮色,上身是对襟桃粉衫,以银线锁边,两只袖侧各绣一片千叶莲。做工不俗,许是价格不菲。 她换上衣裙,长发随便挽了个发髻,她出来时,正巧钟元回头望去,瞧看她第一眼,钟元眸神顿住。 微一上下打量,露出浅浅笑意,“我就觉着这身衣裙衬你,你穿了果真好看。” 自打出了事,倒很少见姜芙露笑,这般会心之意更是难得,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扯了裙摆,倒颇有些从前无虑时的影子,“是你眼光好,这衣裳不便宜吧,你一下子买了那么多。” “我入宫当差这么多年,一些散碎银子还是有的,不过是几身衣裳,你随便穿就是了。”他摆摆手,目光从姜芙身上挪出,她未施粉黛,却仍旧美的亮眼,他倒是不敢再瞧了。 姜芙丝毫未觉察他的不自在,甚至原地转了半圈儿,又道:“我从前就觉着你挑东西的眼光不一般,倒没想竟这样好。” “应是小时候看jiejie们挑东西,同她们学的。”钟元想也没想随口一答,很快便反应过来不对劲,目光投到姜芙脸上,显然她对方才那句话也是充满疑惑。 姜芙心中疑惑是因为从前没听他说过还有jiejie,可她见钟元脸色微变,似有难色便没再接着问下去,她想着钟元曾经过的很苦,既是苦那便应是不大乐意同人提及的。 很快她又扯了裙带说旁的,“这颜色真鲜亮,穿在身上似碧叶粉荷,若穿着这身去游湖,怕是钻进荷花丛中都寻不到我。” 且见钟元的脸色也随之缓和过来,“既你也说了,那待下次我回来,咱们就去游湖瞧瞧,是不是真的找不见你。” 一说出门,原本还兴冲冲的人垂眼氏眉,“现在旁人都以为我死了,若我出门万一被人看到.......” “这些你不必担忧,”钟元一顿,“我这宅院地处京郊,平时很少有人来,再说京城那么大,哪就那么容易遇到。” 所言甚是,姜芙点头,很快又想到什么,“对了,这几日你不在,我见不下雨时哑婆婆便会到附近山上采些药材回来,我倒觉着很有意思,我也想同她一起。” 有意思是一方面,另一面是采些药材可以贴补家用,就算钟元对她再好,她也不好意思在这里白吃白喝白用,得想法子给自己寻个出路才是。 “平日哑婆婆独自住在这宅院里,许是闲来无事,她便总上山去,你若想去就跟她一起就个伴儿,不过山上有蛇,你要小心。” “还有,我记得你一直很喜欢钻研医术,现在倒也好,我再教你也方便,厢房里存了好些医书,我就算不在,你也可以随意进屋取用。” 姜芙绽了笑颜,忙着点头,“我记下了。” 姜芙虽出身官宦之家,可多年的寄人篱下也让她性子变得没那么骄矜,更早就将自己那所谓旺族身世抛到了九宵云外,钟元回家当夜,她便跑去灶间同哑婆婆一起做了顿饭食。 与其说做,倒不如说是帮哑婆婆打下手,她煎药看火之流倒是一把好手,可煎炒一类一应不会,哑婆婆更是瞧她一身鲜嫩的衣裙弄脏了怪可惜的,只让她帮着择菜洗菜。 饭食上桌,三人围圈,素来冷清的京郊宅院头一次有了人住的烟火气。 原本哑婆婆是不大好意思同这两个人一起吃的,本想回灶间,却被姜芙硬拉下来坐下。 窗外月郎星稀,房内烛火之下姜芙的容颜似叠上了一层柔光,钟元悄然瞧看过去,久久不忍拉回目光,此时此刻这般温馨,倒让他恍然有些家的感觉。 次日姜芙醒来时,钟元早就没了影,他每每下值再回宫时,都是天不亮就得出发,这一来也回也算辛苦。 昨夜有星有月,姜芙猜着今日不会下雨,便提早备好了采药用的竹筐一应背在身上,同着哑婆婆一起上山去了。 到了山脚,天正好亮起,望着眼前翠微满布郁郁青前的高山,姜芙倒是难得兴奋起来,从前在沈府时难得出一趟门,每日望出去都是她那一间小院隔出来的天,而今头一回觉着自己似个长了翅膀的雀鸟,想飞到何去便去何处。 先前她不过是在医书中见过那些药材,拿在手里的也皆是晒干之物,初回上山,即便相见亦不识,还是由着哑婆婆一一指给她后,她蹲下细细辨认才能勉强与医书中的对上号。 雨季潮湿,山中更是潮闷,她在山中晃荡了一上午,筐中倒也没采了几棵草,倒也全然不影响她的好心情。 午时之前随着哑婆婆下了山,此路姜芙头一回行走,倒是哑婆婆轻车熟路。二人入城后在一家名为“仁心堂”的药铺前停下,因哑婆婆常来此卖药材,铺面里的伙计都识得她,亦知她又聋又哑,只将筐中药材取了,一一给她算钱。 这是姜芙头一次出来卖东西,小心的打量着这药铺子,感觉哪哪儿都新奇,心头倒有些小兴奋。 收货的伙计手脚麻利,很快便给二人算好了钱,拿在姜芙手里的不过是几枚铜钱,可仍能让她脸上几乎笑出花来。 这几枚小小的铜钱,是她今日上山劳作所得,非若从前每月需看着旁人脸色拿取花用,握在掌心便觉guntang。 将银钱收好,二人出了铺子,姜芙扯着哑婆婆来到街心一处豆花摊前,方才来时她便瞧见这处卖豆花的,惦记许久,这会儿得了钱,自然要吃上一碗。 看出她想吃,哑婆婆全不犹豫从自己的银袋子里掏出四枚铜钱将要递给老板,忙被姜芙拦下,她摆了手朝她比划道:“今日我头一次自己赚了钱,我高兴着呢,我请你吃!” 哑婆婆知道她今日一共也没赚得几枚,过意不去,谁知姜芙全不在意,将自己手里的铜板搁在老板手旁,要了两碗豆花,随后拉着哑婆婆到空桌前坐下。 在等待豆花上桌的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