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於十七世纪的现代孤岛_间章:重启苍穹之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间章:重启苍穹之眼 (第1/2页)

    转移後,台湾虽保留了大部分高科技基础设施,但有一个致命缺口:

    卫星网路彻底断绝。

    没有GPS、没有通讯卫星,无论军事、民生、航运全都受到限制。

    一、危机的认知

    在国安会内,参谋总长提出尖锐警告:

    「我们的战机与舰艇虽能压倒一切,但若无卫星支援,航程越远,越难维持优势。」

    科技部长补充:

    「仅靠地面雷达与传统定位,无法支撑远洋作战,也无法保障能源运输线。」

    因此,政府启动代号苍穹计画——

    目标是在新世界重建卫星定位与侦察系统。

    二、全球定位的复苏

    台湾本土原有少量科研卫星资料库与火箭设计图,

    加上穿越时保留下的部分零件库存,工程师日以继夜地工作。

    首先利用大型气球与高空无人机,建立「临时定位网」,让航运与军事得以应急。

    随後,动用太空中心储存的固T燃料与临时制造的YeT燃料,组装第一枚重生号运载火箭。

    全岛资源倾注於此,甚至从阿拉斯加能源区调来特殊材料。

    三、火箭升空

    清晨,屏东旭海发S场。

    万人屏息注视,总统亲临倒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