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争地 (第2/2页)
加一些豌豆尖,颜色更清爽些。” 蕣华连连点头:“好主意,那般嫩嫩的绿叶,我们总是有的。” 豌豆尖过季之后,可以加螺旋藻。 两天之后,蕣华这一天正在画那一幅《晾发图》,主要构图是一个女子披散着头发,毛巾放在一边,面前的小台面上摆着皂盒和梳子,皂盒里一块圆溜溜的绿色香皂,是加的螺旋藻粉,很是精巧可爱,顺便给自家的香皂也做一做广告,这一幅画基本已经画完,现在是要题一首小诗,“黄梅天沐浴,晾不干的头发哟”。 蕣华的书法很是一般,孟观时是按照这个时代的闺秀标准培养蕣华,因此蕣华当初也花费时间练过字的,她的字倒也是端正娟秀,假如放在二十一世纪,这一首毛笔字在普通人之中还算可以了,但是称不上多精湛,在这个时代更加是这样,在业余爱好者之中,都只能算作中等,远不如近芗和盛徽的字,偏偏还要题诗。 近芗也知道,自己的这个jiejie,书法要说丰神秀逸,是怎样也办不到的,因此有一次近芗便给她出主意:“jiejie不如往朴拙了去写,配jiejie这样的诗句,倒更显出情趣。” 于是蕣华就专攻魏碑体,笔画粗粗的,转折圆圆的,比较偏重于晚期的魏碑体,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风格,那一个个楷书看着憨憨的。 蕣华将那小诗刚刚写了几个字,忽然外面有人急匆匆拍门,蕣华赶快过去,只听是小螳的声音:“蕣华jiejie,有急事。” 蕣华开了门,小螳闪身进来,闩好了门,小螳低声说:“有人状告孟家,说侵吞田地。” 蕣华登时就是一愣:“真的有这事?我舅舅不至于的啊。” 孟家虽然说不上是慈善家,但是都奉公守法,不是土豪劣绅。 小螳道:“说是一个叫袁阿六的,到县衙去控告,道是本来是他家的地,孟家硬是给霸占了去,刚刚听说的,堂上正在审呢。” 蕣华仔细想了想:“袁阿六,我记得这个人,是祖母那边常年的佃户,从他娘老子那时候,就开始租种那一块地,到现在几十年了,从来没有别的话说,怎么忽然间便说那地是他的?” 小螳摇头:“不晓得,只是茶店里有人说起,蕣华你快回家里去看看吧,我先回店了,午饭我们自己叫一点便了。” 蕣华点头:“辛苦小螳姐,我现在就回去瞧瞧。” 小螳转身便又出了门,蕣华进了房中,换了衣服,整理了一下头发,也顾不得其它,便去后院牵了驴,出来锁了门,一路往孟观时那里去。 到了家中,果然孟观时也已经得到了消息,正准备出门,见她来了,孟观时便问:“可是为了你舅舅那边的事?” 蕣华点头:“刚刚得知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我记得袁家租种我家的地,已经两代人了啊,莫非种着种着,便以为这地是他家自己的?” “耕者有其田”也不是这么个搞法,据蕣华所知,孟家取的租子并不高。 孟观时道:“他是拖了很久的租子,大概有两三年吧,你舅舅实在等不得,前一阵和他索要,他就反口说那地是他的。” 蕣华蹙眉道:“他若是实在家中有事,交不起租子,和舅舅好好说说,未必不能通融的,这样做便是过分了。” 孟观时道:“谁晓得呢?我正要过去问问,你要一起去么?” 蕣华道:“正是要和母亲一起去姥姥家。” 于是将驴系在后面,两个人坐了车,快快地赶往骆宜章那里。 骆宜章那里,为了这事也正乱着,见她们来了,可能是因为“人多力量大”,报团取暖有支撑,骆宜章的眉头便也稍稍松开了。 孟观时便问:“母亲,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骆宜章叹道:“他家里说是年成不好,七事八事,便一直不交租,到如今三年了,其实阿荣去乡间打听,他家里有钱染布做新衣裳,就是没钱交我们的租子,我们家中也是要吃饭,哪能这样一直拖着?前一阵催他一次,送一些烂谷子来对付,再催他,便索性反咬一口,将我们告到了衙门,如今你弟弟正在衙门里应付。” 孟家虽然在当地也是比较知名的,但是家族少有人做官,孟荣一直经管绒线铺,收入不是很丰厚,要维持一家的开销,地租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袁阿六拖欠租子,就让这家中很有些吃紧。 孟观时道:“哪有这样的人?我家又不是那等狠心盘剥的,说收成不好,那地就在城外,这几年没听说有什么大的水旱灾,咱家的地和盛家的地相去不过十几里,总不至于那边是常规的收成,到了他这里,就如此凄惨了。” 都是城外的田地,就近便可查看,又不是几百里外的庄子,就得听庄头一张嘴说,今年冰雹,明年蝗虫的。 舅母方同说道:“可说呢,知人知面不知心,从前相公还说他老实。” 这时孟观宪也到了,一家人聚在一起,议论这件事,孟观宪皱眉道:“本地的那位青天,我倒是知道,手有些长的。” 蕣华快快地说:“可不是么,油锅里的钱都要捞出来花,但凡有一点身家的,到他那里打官司,不拿出大笔贿赂是不行的,定要如同榨豆汁一般将人榨干净,咱们这片地方就没有不抱怨他的,怎的还不给参劾了?吏部不是几年一次考评的吗?还是他很会打点上司?” 要说她们这茶店可真的不是白开的,不仅是赚取收入,还能够听到各种消息,小螳蜂儿在茶店里,把本地的事情摸得相当熟,但凡发生了新闻,在当事人之外,她们算是东阳县内知情的第一批人。 骆宜章虽然烦恼,听了她这几句话,却也不由得微微一笑:“你虽然不是身在官场,这些窍门倒是清楚得很。” 蕣华咧了咧嘴:“都是在茶店里听人家说的。” 这一世与家人闲聊,有时候也涉及外面一些事情,更何况她前世还看过一些官场网文呢。 骆宜章这一小群人就在这里焦心地等着,到了中午,谁也没心情吃饭,不过骆宜章仍然是让厨房送了饭来:“不吃饭哪成?总要好好吃饭,才有力气应付。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忧,咱们家中在本县还有一些熟人,终不成就这么让他们欺负了去。” 她们正吃着,孟荣回来了,在堂上见过了母亲,又和姐妹打了招呼,蕣华给舅舅问好,骆宜章便问:“知县大人怎么说?我们可是有地契的。” 孟荣皱眉道:“那地契虽然是明晃晃的,可是他拖延着不办,方才我回来时,他的师爷悄悄地和我说,要钱。” 孟观时几个人面面相觑,果然是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