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146 章(外面风大,朕送先生出宫...) (第1/2页)
一个被窝里睡觉,早上陈敬宗要起来时,尽管他足够小心,华阳还是醒了。 她下意识地搂住他的腰,人也贴了过去。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他总是早起,十天里大概能有一两次会惊动她,夏天的时候她绝不会黏过来,冬天就很舍不得他这个暖呼呼的“汤婆子”。 陈敬宗转身,将她往怀里抱了抱,拨开她耳边凌乱的发丝,亲她的侧颈。 华阳从困倦变得清醒,窗外隐隐有风声传来,她摸摸他的肩膀,偏着头道:“今年再给你做一件大氅。” 上次送的已经用了两年,在华阳看来已经属于旧的了。 陈敬宗:“不用,老头子一件大氅能穿十几年,我只是早晚赶路穿,黑漆漆的没人瞧见,只要它还能挡风,是新是旧都没关系,穿一辈子都不用换。” 他显摆的是她对他的好,并非大氅的华丽与否。 华阳:“昨晚嫌弃我不心疼你,现在想对你好点,你又推三阻四的。” 陈敬宗:“你对我已经够好了,送我一匹神驹,让我来回路上能省半个时辰。” 以前他都卯时一刻起,如今可以多睡两刻钟。 华阳还想再说什么,陈敬宗该走了,拿被子裹紧她再在她额头使劲儿亲一口,这就下了床。 等他的身影消失,华阳暂且也睡不着,一个人躺在残留他体温的被窝里,想到了昨晚与公爹的谈话。 公爹那样的态度,这次应该不会再举荐张磐入内阁了吧?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十月中旬,陈廷鉴一口气向元祐帝、戚太后举荐了三位内阁大臣,分别是现任吏部左侍郎沈时、现任礼部尚书陆子乾以及现任南京右都御史何清贤。 前面两位就在京城当官,戚太后、元祐帝都很熟悉,也曾屡次嘉奖,唯独何清贤,虽然名扬天下,却很少在京做官,基本都是外放。 元祐帝早已久仰何清贤的大名,心里也喜欢这个百姓们赞誉的大清官大好官,只是之前有臣子举荐何清贤入京,都被陈廷鉴等人否了,连戚太后也赞成让何清贤留在外面,元祐帝便什么都没说。 这次陈廷鉴居然直接举荐何清贤入内阁,元祐帝很是奇怪,问:“先生之前说何清贤过于耿直刚烈,每到一地竟惹得不少官员纷纷请辞,提拔何清贤恐有碍改革推行,现在怎么又要用他了?”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陈廷鉴分别与母子俩对视一眼,略显苍白的儒雅面容露出一抹惭愧,目光则十分诚恳,解释道:“先前臣不用何清贤,是怕地方官员畏惧他的刚正不阿,猜疑新政是要彻底清除所有德行有损的官员,导致他们忧心前程,无心当差。如今考成法已经初有成效,反倒仍然存在部分官员袒护乡绅豪强欺压百姓,百姓们误以为新政乃朝廷盘剥他们的新手段,怨声载道。臣提拔何清贤,就是要震慑这部分执迷不悟的贪官恶官,同时让天下百姓相信新政乃是利国利民之举,百姓们心里安稳,明年朝廷清丈田地时,才能避免更多的误会。” 戚太后赞许地点点头:“阁老思虑周全。” 元祐帝继续问:“可朕听说,何清贤素来与先生不和,先生就不怕他进京后处处与你对着干,给新政推行添乱?” 陈廷鉴笑了,摸了摸长髯:“臣与他乃同科状元榜眼,都志在报国,只是性情不同而已,尤其年轻的时候,臣不喜他的咄咄逼人责备求全,他不喜臣明哲保身处事圆滑。如今臣与他都已年过五旬,眼下推行新政富国强兵乃是第一等的大事,臣相信他不会胡来,相反,他来了,或许还能弥补臣的疏忽之处。” 元祐帝看着对面从容宽和的陈阁老,一时竟觉得有些陌生。 他记忆中的陈阁老,从来都是说一不二,近年严厉是收敛了些,在改革一事上却霸道独断,不允许任何臣子反对他。 今日,为了完善改革,为了震慑贪官安抚百姓,陈廷鉴却愿意将一个曾经诟病他徇私舞弊的死对头提拔进京。 陈廷鉴似乎对少年皇帝的探究一无所觉,恭声道:“不知皇上、娘娘是否赞成这三人入阁?” 戚太后看向儿子:“皇上觉得如何?” 元祐帝点点头:“可,朕相信先生的眼光。”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戚太后屏退左右,问儿子:“你似乎很吃惊阁老推荐的人选。” 元祐帝:“那三人都可用,就是觉得阁老好像变了。” 戚太后轻叹一声:“是啊,以前他绝不会用何清贤,或许,人老了,很多想法也会跟着变吧。”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父皇也是五十出头驾崩的,陈廷鉴今年头发白了很多……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黄昏红日一落山,夜色很快笼罩了下来。 元祐帝只带着曹礼与两个小太监,悄悄来了文渊阁。 除了还没有进京的何清贤,新提拔的沈阁老、陆阁老已经搬过来了,与陈廷鉴、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