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第1/1页)
郑后是先帝结发妻,于先帝而言自是情深义重。 可他的情深便要用齐珩的阿娘做祭奠。 陈氏是郑后宫中的内人,先帝与郑后争吵后拂袖而去,一气之下幸了陈氏。 “有了皇嗣,却没有名分,甚至我的阿娘因此而被郑后记恨。” “何止是上阳宫啊...”齐珩轻叹。 “郑后嘱咐过上阳宫的管事,渡冬的炭火是不足数的,衣衫是单薄而残破的。” “她总会将完好的衣衫留给我,哪怕我穿着,不是那么的合身。”齐珩苦笑道。 江锦书环上齐珩的肩膀,让自己靠在他的身上。 她抱他抱得很紧。 为什么,他知道。 江锦书将自己眼中的泪光忍下。 她有些后悔了,她原不该问的。 “幸好,高翁在洛阳。”齐明之抚了抚她的发髻,轻声道。 “有他的接济,我和阿娘的日子好过了一些。” “所以你这么信任高翁。”江锦书靠在他的怀中,浅饮了口酒。 “嗯,他是我和阿娘的恩人。” “他与我阿娘是同乡。” “他喜欢我阿娘。”齐明之淡声道。 “高翁么?”江锦书有些惊讶。 不过想来也是,何等情谊,才能让陈氏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放心地托付给他。 也唯有如此了。 “后来的冬天,越来越冷。” “那日漫天大雪,她就躺在我的怀里,她身上越来越冷,冷到我一直抱她都捂不暖她。”齐明之眼中已有泪光。 “她临终前嘱咐我,要做个坦荡的人。” “这只镯子,是她临终前交给我的,这是她唯一带入宫的东西,是要留给我作娶妇的聘礼的。” 齐明之轻轻牵起她的左腕,那里的银镯在月光下有微微清光。 “她让我好好待我的妻子,不要辜负了她。”齐珩轻声道。 他抱着江锦书的手愈发紧了。 “对不起,我不该,不该写下那篇文的...”江锦书在他的怀中轻声哭泣。 她用齐珩的痛处来攻击他。 她是真的该死。 “没事,都过去了。”齐明之抚上她的后背,又帮她拭去眼角的泪水。 他早就放下了,现在他也只是想和她好好过日子。 “你恨郑后吗?”江锦书被他抱着,停止了哭泣,她轻声问道。 齐明之摇了摇头,道:“我虽怨她,但不恨她。” “我恨的只有先帝。” “男人的错,不该怪到女人的身上。” 先帝既已明知自己碰不得,护不住,便不该去招惹。 最后将一切责任与过错都推到郑后的身上,自己销声匿迹。 “于上位者而言,只不过是股掌间的嬉戏,但对下位的小民来说,却是灭顶之灾。”齐明之长叹了口气。 他恨先帝。 一直都恨,所以最后也做了报复。 他算不上坦荡。 也愧对了阿娘的嘱托。 “她若见到现在的我,怕会失望吧。”齐珩轻声道。 江锦书有些心疼起齐珩,她紧紧地环住齐珩的脖子,道:“不会的,她会骄傲的,你不愧于你的名字,珩,从头到尾,你都很好。” “满怀冰雪。” 江锦书捧着齐珩的脸,认真道。 齐明之目光柔和地看着面前的女子,想到了阿娘的话语。 妻子。 是他的妻子。 他将她牢牢地抱在怀中。 “明之,我被你抱得有点疼。”身上感到勒得疼,江锦书忍不住说着。 齐明之放开了她,凑身在她额前一吻。 他很喜欢江锦书。 真的很喜欢。 是夫妻,也是亲人。 齐珩吻上她的额心,吻上她的眉间。 江锦书听得清他的呼吸,越来越缓,也越来越重。 “你好点了吗?”齐珩轻声问着。 江锦书对上他的目光,她清楚地看见了他眼中的深情。 他这句话的意思,她听懂了。 想到齐珩在上阳宫的一切,她心疼地抱住他。 她什么都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 她想与他亲近。 外面月光荼白,洒在湖水之上,也洒在青山连绵不绝间。 齐珩沙哑地应了一声。 乌篷船行至两山间,进入那条极窄的水路。 湖面之上,乌篷船所行之处,泛起圈圈涟漪。 “锦书,你爱我吗?” 江锦书闭上眼,没有回答。 爱与喜欢,是两码事。 她清楚得很。 齐珩见她没有回答,有些失落,轻轻吻了吻她。 不回答,也不要紧。 点点星子与月光透过乌篷船顶上的间隙,洒光而落。 江锦书无力地蜷缩在他的怀中,靠着他往船顶看去,那里,如星河般璀璨飘渺。 齐珩抱着她,忽然想到了那句“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他淡笑。 远处山水间,似有渔人在对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