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0【钓狐狸/通感3P/反向/双倍/管家条件/矿场】 (第1/3页)
70【通感3P/反向援交/钓狐狸/双倍快感/管家条件/矿场/增产】 “朗朗总是在生蛋,我看到也想趴窝,结果就趴窝生了蛋……”对于他们为什么会多生一颗蛋,康康是这么说的。 兽人们对此一知半解,张春发就更不清楚了。不过他记得自己有一本《养殖常识》,是刚开始的时候季老师送的,当时他没仔细看,一会儿可以再将那本书拿出来翻翻。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事情还是工坊,张春发没有再鸡圈多待,拿着鸡蛋到了面包房,又给面包房重新加了10亩的小麦作为原料,将面包房改成了做海绵蛋糕。 至于奶工坊他没有改,奶制品都生产得比较慢,黄油一整天也才生产12箱,还要多存一点,包括糖厂也是,糖浆的生产速度虽然比黄油快一些,但一天也就24桶。 最后就是饲料机了,其实这个工坊原本不是为了卖钱的,只是农场为自家兽人生产饲料用。但是饲料机的生产速度比较快,加上现在又有两台,所以也可以生产饲料来卖。 饲料比单纯卖粮食要贵,而且是越高等的兽人饲料越贵。 不过可惜的是,目前的大同镇牛马兽人比较少,比较高级一点的饲料生产出来销售的速度会非常慢,除非跟哪个农场之类的签订了合同,不然是不可以大批量生产的。 张春发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好眼馋牛马饲料的高价啊,一天能卖两三千金币呢。还是要赶快攒钱建火车站,不然很多单价比较高的产品都不能生产。 最终张春发还是先做了鸡饲料,最起码不愁卖。 他将两台饲料机分开,一台专门用来生产出售的鸡饲料,一台主要供农场自用,生产牛马饲料以及加工牧草。不过兽人需要的饲料其实不多,每天最多也就一袋,十来分钟也就弄好了,主要牧草加工比较麻烦,需要的量也比较大。 张春发将工坊安排好之后又去了农场的摊位,他昨天往摊位上放了100亩地的玉米,到了之后发现果然全部卖完了,不过粮食的价格不高,100亩的玉米才卖了600金币。 他们刚刚收获了许多甘蔗,张春发就又将100亩的甘蔗上架到了摊位上。 将农场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之后,他就准备去书房将季老师送他的那本书找出来看看。他都快到家里了,突然又想起来,他不知道康康和安生为什么多生蛋,但老管家肯定知道啊! 于是他就放弃了要去自己翻书的打算,径直朝农场后面走去。 其实原本农场里的这些事情也该是管家安排的,最起码在他的记忆里,他爹都是将事情分配给管家,田地种什么粮食、哪个工坊生产什么、谁家的订单需要提前准备等等,都是管家根据他爹的指示安排的。 但可惜的是,老管家是他爹的管家,终其一生只为他爹服务,绝不二主,所以最多只能为他提供一些建议。 张春发今天早上才知道这件事,顿时有些后悔昨天阻止了老管家写信给郑惟熹。正好现在去找老管家问问康康和安生的情况,然后再问一下郑惟熹的地址,他要亲自写一封信好让他的管家早点回来。 想到管家的事情,张春发有点心急了,他吹了个口哨将星光叫回来,让星光带着他去了后山。 星光非常兴奋,口哨声还没落下他就来到了张春发面前,轻盈地跳了几下才乖乖站好,张春发摸了摸星光的鬃毛,这才骑了上去,以前他习惯了靠自己的双腿走路,可如今看来还是应该多骑一骑星光。 星光没有用异能,好在速度也很快,没几分钟就到了后山。 张春发下马之后就进到了老管家的院子里,老管家正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看报纸,他一边跟老管家打招呼,一边走到了另一边坐下。 这时候他才发现,从老管家院子里的躺椅上正好能俯瞰农场的全貌,老管家不知道抱着何等的心情坐在这里,日复一日地看着这座荒废萧索的农场,不过看他总是盛装华服还是跟过去一样的打扮,兴许心里还有些难以言说的期望。 他们就这样坐在躺椅上喝着茶聊天,老管家博学多识,对于张春发的疑问很快给出了答复。 兽人绝大多数都是强大又敏感多情的生物,他们爱慕依赖着他们的主人,愿意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主人。但他们对于主人并不是盲目热爱,尤其是在主人对他们并不是那么好的时候,他们会拒绝生产,甚至逃走也不一定。 与此相反的是,倘若他们感到安心幸福,便会由衷地希望能为主人多做点什么,多生产是最普遍的情况之一。不过这只是一种情况,如果主人将兽人照顾得好,他们的身体会越来越好,神通也会越来越强,生产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老管家建议他多跟兽人们相处,因为敏感多情的兽人很需要主人的陪伴,不然就会感到寂寞,心情低落也很不利于生产。 对此张春发当然是十分愿意,家里的小兽人都那么好看又可爱,他当然想多跟他们在一起。 说到这里,张春发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然后装作不经意地提到了郑惟熹,询问他的现状和地址,准备一会儿就去给他写信。有了管家他就不必事事亲力亲为,自然也就有了大把的时间陪兽人嘛。 老管家当即掏出了一个信封递给了张春发,并告诉他,这是当初郑惟熹离开大同镇的时候留下的,里面写了什么他也不知道,至于地址,他另写了一张纸附在信封下面了。 张春发看管家准备齐全的样子,有种对方比他还着急的感觉,像是时刻拿着信就等他问地址似的。不过他又想到老管家昨天说郑惟熹好几年没回来了,想必是老管家太想念儿子吧。 张春发拿了信告辞了,回到家里就马不停蹄地到书房拆信,不过刚打开看了几句,张春发的脸就垮了下来。 郑惟熹离开大同镇的时候应当十分愤怒,且失望透顶,他日复一日地期待着农场的大门能重新打开,然而张春发一走就是许多年,直到最后一趟火车离开大同镇,依然连一封信都没有寄回来。 所以他在信里写道,他对张春发失望透了,再也不要回到这个地方,并且还准备改行不再做管家了。 写完这些,郑惟熹大概冷静了一点,又或许他从始至终都没想过真的不回来。于是又说,如果张春发真的很想让他回来管家,至少要给他农场一成的分成作为工资,而且要将火车站修好,开通客运班线,他不想坐颠簸的马车回来。 他洋洋洒洒对工资和火车站详细要求又写了许多,诸如农场的农田至少要有多少,工坊要有几座,火车站要几级,列车有几辆等等。 最后大概怕他做不到,又自己降低了一些要求。他说,修不起高级火车站的话,至少要将货运线开了,他可以买到货运火车的票,勉强搭货运火车回去。 将信看完之后,张春发一开始提着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尽管郑惟熹看起来提了很多很过分的要求,但其实借着贬低他的话,十分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做到这些。比如要修火车站的话需要哪些建材,这些建材又从哪里可以得到。 郑惟熹跟他讲解过这些,还要加上一句:如果这么简单的事情他都做不到,还是不要回来经营农场的好。感觉像是个嘴硬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