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下的隐秘_第十章 拜义父 ,爱的圆融时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拜义父 ,爱的圆融时刻 (第1/3页)

    在宏大巍峨的宫廷深处,那座被繁花簇拥、藤蔓缠绕的隐秘小院,宛如被时光遗忘的角落,承载着新帝、皇后与老臣三人不为人知的情愫与秘密。在一次偶然的窥见后,新帝心中对皇后与老臣间的禁忌之恋,竟萌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别样情感,既非愤怒,反倒有着莫名的接纳与好奇。这种奇特的情感,如同藤蔓般在他心底肆意生长,最终促使他做出了一个大胆而隐秘的决定——私下拜老臣为义父。

    那是一个静谧的黄昏,残阳如血,将小院染成一片暧昧的橙红色。新帝轻车简从,避开众人耳目,悄然踏入这座承载着复杂情感的小院。皇后与老臣正在亭中对坐,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点和棋局。二人见新帝到来,连忙起身行礼。

    新帝微微抬手,示意他们免礼,目光在二人身上流转,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深邃。“今日朕前来,是有要事与你们相商。”新帝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却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晰。

    皇后微微蹙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轻声问道:“陛下政务繁忙,究竟是何事,如此郑重?”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黄莺出谷。

    老臣也拱手道:“陛下但说无妨,臣定当竭尽所能。”他的神情恭敬,目光中透着一丝关切。

    新帝缓步走到亭边,望着院中的花草,沉默片刻后说道:“朕近来时常思索,人生在世,情谊最为珍贵。在这宫中,朕虽贵为天子,却难寻真心相待之人。”他顿了顿,转过身,目光落在老臣身上,“而老臣,多年来对朕忠心耿耿,不仅在朝堂上为朕分忧解难,更如长辈般关怀备至。”

    老臣心中一惊,连忙说道:“陛下言重了,这都是臣分内之事,能为陛下效力,是臣的荣幸。”

    新帝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朕心意已决,想私下拜老臣为义父,不知老臣意下如何?”此言一出,亭中瞬间陷入了一片寂静,唯有微风拂过,吹动着周围的树叶沙沙作响。

    皇后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震惊之色,下意识地捂住了嘴。老臣更是呆立当场,心中如同翻江倒海一般。过了好一会儿,老臣才回过神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这万万使不得!臣出身低微,何德何能,怎能担此殊荣?况且,这于礼不合啊!”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既有惶恐,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动。

    新帝上前,亲手将老臣扶起,目光诚挚而坚定,“老臣不必多言,朕意已决。在朕心中,您的品德与才能,皆值得朕尊为义父。这些年来,您对朕的帮助,朕铭记于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

    皇后此时也缓过神来,走上前,轻声说道:“陛下如此看重义父,实乃美事。义父对陛下的忠诚,妾身也是看在眼里,有义父在,陛下也能多一份依靠。”她的声音温柔,带着一丝期许。

    老臣看着新帝和皇后,心中的感动渐渐压过了疑虑。他的眼眶微微泛红,单膝跪地,说道:“陛下如此厚爱,臣愿以余生,护陛下周全。”

    新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好!今日,就在这小院中,行此拜父之礼。”说着,他整了整衣冠,恭敬地向老臣跪下,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老臣连忙扶起新帝,眼中满是感慨。

    从那之后,新帝与老臣之间的关系,在这隐秘的角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朝堂之上,新帝依旧是那个威严的君主,处理着天下太平、远离战乱的盛世政务,展现着天子的雄才大略。而在这小院之中,他则以子侄之礼侍奉老臣,聆听他的教诲。

    皇后与老臣之间,在新帝这层特殊关系的加持下,情感也愈发深厚。三人时常在小院中相聚,或谈诗论画,或对弈品茗,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温馨。

    一日,新帝处理完朝中事务,又来到小院。此时,皇后正在为老臣绣制一件披风。她坐在窗前,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身上,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新帝走进屋,轻声说道:“皇后心灵手巧,义父可有福了。”

    皇后抬起头,微微一笑,“陛下谬赞了,这也是妾身的一点心意。义父平日里为陛下cao劳,妾身也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老臣在一旁笑着说道:“有陛下和娘娘的关怀,老夫这把老骨头,也觉得年轻了许多。”

    三人相视而笑,气氛温馨而融洽。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危机正悄然逼近。

    尽管所有知晓他们之间复杂关系的人都已死去,但宫廷之中,从来不乏暗流涌动。一些心怀叵测的大臣,渐渐察觉到新帝对老臣的特殊关照,开始暗中调查。他们虽不知晓那隐秘的情感纠葛,但却嗅到了权力的味道,企图利用这一点,在朝堂上掀起波澜。

    其中,礼部侍郎王大人,便是这些人的代表。他暗中收集老臣的过往,试图找出一些把柄,来扳倒老臣,进而打击新帝的威望。他买通了老臣府上的一个小厮,从他口中得知了一些模糊的线索,似乎老臣与皇后之间有着不寻常的关系。

    王大人如获至宝,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消息。他先是在一些大臣中,有意无意地透露这些消息,引起了众人的好奇与猜测。很快,这些流言便在宫廷中传开了,虽然大多是捕风捉影,但却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宫廷的上空。

    新帝很快便听闻了这些流言,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深知,一旦这些流言坐实,不仅老臣和皇后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就连他自己的统治,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他秘密召见老臣,在书房中,新帝面色凝重地说道:“义父,如今朝中有不少流言蜚语,朕担心会牵连到您和皇后。”

    老臣皱了皱眉头,说道:“陛下,臣也有所耳闻。这些人分明是嫉妒陛下对臣的信任,故意造谣生事。”

    新帝叹了口气,“朕自然相信义父和皇后的为人,但如今流言四起,若不加以制止,恐怕会愈演愈烈。”

    老臣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臣有一计。不如让臣主动请辞,暂避风头。这样一来,那些人的谣言便不攻自破。”

    新帝连忙摇头,“不可!义父一走,岂不是正中那些人的下怀?朕不能让您受此委屈。”

    就在两人商议对策之时,皇后也得知了这些流言。她心急如焚,匆匆来到书房。“陛下,义父,如今该如何是好?妾身担心会连累陛下和义父。”她的眼中满是忧虑。

    新帝走上前,握住皇后的手,安慰道:“皇后莫要担心,朕定会想出办法,保护好你们。”

    三人围坐在一起,陷入了沉思。他们深知,这一次,他们面临的将是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